第一百二十二章
推荐阅读:全球天灾 我在柯学世界当五人组幼驯染 召唤玩家后掌门她躺赢了 穿成恶毒后妈种田养崽 我在洪荒开公司搞建设 修仙强者靠种田综艺爆红了 万人嫌靠美貌闯荡娱乐圈 你别看他们 穿书后我靠系统商城暴富 虚拟主播是我隔壁邻居
第一百二十二章
纪慕云没有见到花家的人。
莺歌打听回来, “四小姐的婆婆和伯母到了家里”,“老爷和六太太去迎接”,“到了外院摆酒席”,“客人到内院来了, 去看喜少爷”。
傍晚曹延轩才露面, 眉宇间有着“完成一件事情”的轻松, 更多的是忧心与操劳,说了句“把话说清楚了。不合离, 喜哥儿留下”就不吭声了。
听起来, 是花锦明和珍姐儿对外顶着夫妻的名头,实则分居两地, 各过各的日子。这样一来, 世人不会说曹家嫌贫爱富, 落井下石,喜哥儿也不用交给花家了。
纪慕云拍拍胸口, “如此最好,四小姐安心调养, 喜少爷跟着您,长大读书也好, 练武也罢,丹青下棋, 若是算术好, 管着家里的铺子。”
有她这么说,曹延轩心里舒服一些,端起茶盅“随他做什么, 平平安安就行了。”
孩子跟着谁, 就和谁亲近, 珍姐儿这辈子有儿子在身边,生老病死有了依靠。
可这么一来,花锦明回到金陵,纳妾、生庶子女就是必然的了,若是有心,带过来给珍姐儿磕个头、敬杯茶,若是偷懒,亦或不把珍姐儿放在眼里,根本就不必告诉曹家。
喜哥儿乃是花锦明的嫡长子,按理该继承花家二房和花锦明的财产、人脉和名声,如今花锦明功名上没指望了,财产方面,会给他一份,多的会留给更亲近、更喜爱的庶子女。
因两人是嫡亲妯娌,又是无人处,三太太便说了心里话:“四丫头那个性子,再好的日子,怕是也过不长。”
纪慕云把画像放到左边,“若是舍不得丈夫和儿子,就告诉丈夫,告诉公公婆婆,我既然嫁进来了,就是花家的人,要在花家过一辈子。之后服侍丈夫,孝敬公婆长辈,抚养儿子,该怎么样还怎么样。”
她想了想,柔声道“换成是我,花家一出事就要想清楚,是和花锦明过日子,还是回家来?”
话说回来,两人背靠曹延轩和曹家,这一辈子不会挨饿受冻,比普通人强百倍,若和媛姐儿、玉姐儿琳姐儿和金陵姐妹们比起来,就只有仰视的份儿了。
这句话,六太太是赞成的,想想也发愁:“好在有七叔,四小姐的日子是不用愁的。”
事关曹延轩的嫡长女,珍姐儿又是那个脾气,纪慕云决定不触霉头,把话题转开,问起喜哥儿的身体。
纪慕云喜欢媛姐儿的态度:珍姐儿对媛姐儿再不好,也是在家里,对外,两人是曹家女,尤其是七房的女儿。
媛姐儿听说了,难免胡思乱想,到纪慕云处念“怎么会这样?”
媛姐儿固执地很,“我就是很怕,姨娘,若是也遇到了,该怎么办?”
很快,珍姐儿的事情在府里主子间传了开来。
以珍姐儿和花锦明的冷淡,喜哥儿与花家长辈、堂兄弟姐妹不可能有情分,只能指望曹家的表兄弟了。
日子长了,珍姐儿母子的日子就很难了。
见媛姐儿没吭声,她继续道:“都说高门嫁女,低门娶妇,若花家和我们家反过来,日子还能过,现如今,还不如好聚好散,免得日后落埋怨。”
想到再过两月,自己也要离开家,到一个陌生地方,和一个几乎是陌生的男人朝夕相处,媛姐儿想想就心怀畏惧。“姨娘,四姐姐虽然,虽然脾气大了些,可,可花家的事,也不是四姐姐愿意的。花家未免也太无情无义了些。”
三太太撇一撇嘴,“这种事情,男人站着说话不腰疼,等花锦明回了金陵,还不是想纳几个就纳几个,想生几个就生几个。”
自打去过雍和宫,纪慕云便画了一幅白檀木佛像,挂起来给媛姐儿照着描,安慰道,“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四小姐跟着七爷,日子能过得安稳。”
“夫妻之间的事,旁人谁也说不清。只能说,四小姐和四姑爷的运气差了些。”她细细告诉媛姐儿,“若没有花家的事,两人磕磕绊绊的,总能过日子;花家如今那个样子,和我们家差得实在太远了。”
这种事情,最好谁也不要遇到了,纪慕云安慰“傻孩子,哪里那么巧,都被我们家赶上了?”
又低声说“听说那日,花太太本来是不同意留下孙子的,还是花锦明说,四小姐生的时候遭了罪,花太太才不说话了。”
这个道理,媛姐儿是明白的,心事重重地拉住她衣袖:“姨娘,若是,若是鲁家也和花家一样?”
三太太本来打算过完年就回金陵,因媛姐儿的婚事定了下来,便打算吃完喜酒再走。听了这话,私下告诉六太太:“总算把喜哥儿留了下来。”六太太也吁一口气,“可不是,七叔没白忙活一场。”
“就算花家落魄,家里的财产还在,加上我手里的嫁妆,日子是不发愁的,而且七爷这边,必定心疼我,明里暗里贴补我。”
“花锦明虽然不能科举了,身上的功名还在,又有我们家帮衬,想做生意也好,当甩手掌柜也罢,读书、丹青、岐黄、游山玩水,日子怎么不是过?喜哥儿虽不能科考,喜哥儿的儿子就能读书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媛姐儿听得连连点头。
纪慕云把砚台放到右边:“若是我心里过不去,不愿在兄弟姐妹间失了颜面,看不上花家,看不上花锦明,就告诉七爷,告诉家里,和花锦明好聚好散,大归回家里来。”
“有七爷在,必会给我做主,过两年,给我找个合适的人家嫁了。虽然,虽然少年夫妻情最重,可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后来的丈夫愿意和我过日子,我自然也能和人家举案齐眉,再说还有家里呢!你说对不对?”
媛姐儿忙说:“可,喜哥儿怎么办?”
<div class="contentadv"> “有的时候,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顾得了东,就顾不了西。”喜哥儿比昱哥儿小不了几岁,纪慕云也是关心的,轻轻叹口气:“这就是为难的地方,旁人是帮不上忙的,需得自己拿主意。六小姐,你记着我一句话,这世上,不怕选错路,只要是自己拿的主意,再难也能走下去;最怕的就是既要往东,又看西边好,左摇右摆的拿不定主意,白耽误功夫,也落不下好下场。”
媛姐儿望着她郑重其事的神色,一下子恍然大悟:珍姐儿可不就是这样?一边对花家心怀怨恨,看不起花家,对花家长辈无礼;一边心底又舍不得丈夫,舍不得昔日情分,最终和丈夫、婆家离心,一步步闹到和离的地步。最后留住了儿子,失去了丈夫,顶着纸面姻缘孤独终老,这辈子一眼看到头。
“我记住了。”媛姐儿脸色发白,十分认真:“一定会注意的。”
纪慕云心里嘀咕“可别吓到了”,安慰道“这世上的事,还是好的比坏的多。你啊,收拾收拾东西,敷一敷脸,安心出门子吧!”
听到这话,媛姐儿脸红了,按照刚才的思路讲起来:“待我过去了,一定好好孝敬鲁公子的母亲,还有鲁公子的父亲。”
鲁惠中父母是商户,虽是兄长,论起身份就不如堂弟鲁常宁了。
见纪慕云赞许地点点头,媛姐儿又说:“鲁公子下面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到时候,我一定帮着家里把弟妹照顾好。鲁公子家里没我们家大,人也没我们家人多,我和四姐姐一样带四房陪房过去,也不知道够不够地方住.”
新嫁娘都是这样子患得患失的。纪慕云拍拍媛姐儿手背,温声道:“六小姐,待你过去了,不妨缓一缓,看一看再说。”
媛姐儿不解,她便细细解释:“鲁公子家里和我们家不太一样:鲁大人是二甲进士,鲁公子的父亲是长子,管着家里的生意,身上却没有功名。鲁公子这一辈,弟弟和鲁大人的儿子都还小,看不出前途,两家人都指望着鲁公子。”
“老爷把你嫁过去,一是与鲁大人交好,鲁家不会亏待了你,二是看好鲁公子这个人。”她笑道:“不过,男人看事情和我们女人家不同,与你日日打交道的其实是鲁公子的母亲鲁太太、鲁夫人和两位鲁小姐。你嫁过去,先不要急,看清楚每个人的脾气秉性,谁打理家务谁对外应酬,谁喜欢什么谁不喜欢什么,谁大方些谁节俭些。”
“鲁公子有两个弟弟,孩子方面的事,你就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不像花家。若你进门就有了身子,自然是好,若一时没有,鲁太太必然手把手带你学习家务。六小姐,我们家比鲁家富裕,老爷又看重你,你的嫁妆必然比两位鲁夫人、鲁公子未来的弟媳和两位鲁小姐贵重。”
听到这里,媛姐儿忙忙说:“我想过了,正想请姨娘帮着定一定:父亲给我准备了田产、铺子和宅院,因我嫁在金陵,宅院就买在京城。正是姨娘说的,我是长子长媳,理应帮着长辈,把家里担起来。京城居,大不易,我想和婆婆商量,把每年的收益.”
“是和鲁公子商量。”纪慕云打断她的话,纠正道:“鲁太太是你的婆婆,鲁公子却是你的丈夫,只要你和鲁公子一条心,家里势必重视你。再说,你和鲁公子商量嫁妆收益,正好看一看鲁公子这个人。”
媛姐儿睁大眼睛,“姨娘是说.”
“鲁公子会读书,是最好不过的,可过日子离不开钱,鲁公子对待钱财如何,我们还不知道。”纪慕云把当年姨母教过自己的东西搬出来,“若是鲁公子让你把嫁妆收着,你就欢欢喜喜过日子,吃公中的用公中的,逢年过节给身边人打赏,遇到家里人的生辰,备些贵重的礼物。若鲁公子心安理得用你的嫁妆钱.”
媛姐儿一下子紧张起来,“那,那怎么办?”
东府庶女秀姐儿的夫婿,就总想动用秀姐儿的嫁妆,令秀姐儿十分烦恼。
纪慕云给她一个“莫慌”的眼神,“若真如此,你就把小钱拿出来用,大钱捏在你手里,左右大件的东西是动不了的。然后你想办法,把这事告诉你婆婆,看你婆婆怎么说。若你婆婆训斥鲁公子一顿,让你把嫁妆给孙子孙女留着,方则罢了;若你婆婆觉得无所谓,那,六小姐就要小心了。”
多得是夫家是个空壳子,想方设法掏空媳妇的嫁妆,媛姐儿就听琳姐儿说过,玉姐儿一个闺蜜遇到这种事情。
媛姐儿试探,“那,我就告诉爹爹?”
纪慕云摇摇头,“你是嫁出去的姑娘,只要鲁公子不宠妾灭妻,不对你动手,不变卖你的嫁妆,老爷也没好的法子。我是说,若丈夫和婆婆都靠不住,六小姐还能指望儿女。只要你生下儿女,对婆婆恭恭敬敬,又有老爷撑腰,鲁公子就不能对你如何。”
“六小姐,说一千道一万,我是想劝你,女人家嫁了人,丈夫是第一位的,只要和丈夫过得好,些许小钱不必放在心上;若丈夫不争气,或者有外心,你就得留心些,拿好手里的钱、顾好身边的人。”
“夏竹几个,是府里调养出来的,对你最是忠心不过。万一姑爷看中了,你要问过夏竹几个的意思。”她压低声音:“依着我,嫁过去站稳脚,把夏竹几个嫁给姑爷身边的小厮、伴当,日后用得着。”
媛姐儿听得心服口服,连连点头,心里想“姨娘真厉害,难怪姨娘进了府里,过得这么好。”
今日昱哥儿找宝哥儿玩耍,不在院里,两人一个问的诚,一个答得真,说了一个下午的私房话,曹延轩回来,媛姐儿才忙忙走了。
曹延轩好奇,“说了些什么,这个时候了。”纪慕云便把媛姐儿的紧张忐忑讲了,“六小姐舍不得家里,我心里也难受。”
养女儿就是这点不好,早晚送到别人家里,曹延轩唏嘘,“好在鲁家祖籍离金陵不远,骑马就过去了。我打算给她多些嫁妆。”
他说的“多给”,是比照曹家嫁女儿时两千两的公中惯例。以三房为例,嫡女贵姐儿嫁妆五千两,庶女素姐儿只有两千两。
西府只有曹延轩一位男丁,手头比东府兄长宽裕得多,嫡长女珍姐儿出嫁时,连带王丽蓉的嫁妆和私房银子贴补,总共两万两嫁妆--当然,为了家族颜面,写在单子上五千两,私下造册、给花家过契的才是真实数目。
纪慕云赞道:“鲁公子是长子长孙,下面弟弟妹妹,六小姐嫁过去要主持中馈的,您贴补些,她以后也站得稳些。”
“大件家具料子,和她姐姐一个样,我私下给她四千两压箱银。”京城地价比金陵贵,曹延轩给媛姐儿买的陪嫁院子是三进的,地段颇佳,用了两千余两。“加起来差不多了。”
这么算起来,媛姐儿的嫁妆过了一万二千两,纪慕云开箱笼拿出一袋珍珠:“前年过年,您带回来的。我想给六小姐添些东西,钗簪什么的,样样是您给我的,我舍不得,打算把这珠子给六小姐做个项链,或者打个珠钗。”
曹延轩心情好了一些,接过来拿出一颗珍珠把玩,“从广东那边过来的,很是难得,你留两颗吧。”
她笑道:“有您在呢,还怕没好东西?”
(https://www.tuishu.net/tui/578762/114934110.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