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文人雅集,独冠群伦
推荐阅读:异域绝恋 没错,退役吧! 以超级赛亚人对抗群仙众魔 我爹是方腊 我的帅哥室友 一叶江湖之英雄录 娇媚丫鬟!疯批帝王夜夜缠 年代,从打猎捡媳妇开始青云直上 快穿之我的任务有点怪 福宝三岁半,七个爹爹抢着喂饭吃
第33章 文人雅集,独冠群伦
林诗雅换上一身素雅的青衫,将长发束起,遮掩住女子的身份。
她推开房门,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文人集会的场所——位于城郊的“听雨轩”。
听雨轩,顾名思义,是一处雅致的庭院。
院内假山流水,亭台楼阁,竹影婆娑,环境清幽,颇有几分文人墨客喜爱的韵味。
今日的听雨轩格外热闹,众多文人雅士聚集于此,谈笑风生,吟诗作对。
林诗雅的到来,无疑引起了一阵骚动。
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位新科状元,眼神各异。
有人带着好奇,有人带着敬佩,也有人带着嫉妒。
林诗雅感受到这些目光,心中不免有些紧张,但她很快调整好心态,脸上露出从容的微笑。
她知道,今日的集会,不仅是文人墨客的聚会,更是她寻找家族冤案线索的机会。
她缓步走入庭院,目光扫过众人,试图寻找熟悉的身影。
就在这时,一个尖锐的声音打破了庭院的宁静。
“哟,这不是我们的林状元吗?怎么,也来附庸风雅了?”
林诗雅循声望去,只见方才女双手抱在胸前,眼神中带着不屑,正站在不远处,一脸嘲讽地看着她。
周围的文人雅士听到方才女的话,纷纷露出看好戏的神情。
方才女是京城有名的才女,自恃才高八斗,对林诗雅这个新科状元一直心怀嫉妒。
在过去的几次文人集会上,她总是想方设法地贬低林诗雅,试图损害她的声誉。
林诗雅并没有因为方才女的挑衅而生气,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然的微笑。
“方才女,好久不见。” 林诗雅语气平静,仿佛方才女的嘲讽对她毫无影响。
方才女见林诗雅如此镇定,心中更加不悦。
她冷哼一声,说道:“林状元,别以为中了状元就了不起了,这文人的世界,可不是你这种只会死读书的人能理解的。”
林诗雅依旧保持着微笑,她并没有反驳方才女的话,而是淡淡地回应道:“方才女此言差矣,读书与创作,本就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深厚的学识底蕴,又怎能写出真正伟大的作品呢?”
方才女被林诗雅的话噎住,一时语塞。
她狠狠地瞪了林诗雅一眼,说道:“好,既然你这么说,那我们就比试一下,看看谁才是真正的才女!”
方才女话音刚落,便有一位男子走了过来,正是京城文人领袖——苏学士。
他捋了捋胡须,看着林诗雅, “既然方才女有意切磋,林状元,你意下如何?” 他问道。
林诗雅微微一笑,目光坚定:“有何不可?”苏学士见林诗雅应战,捋了捋胡须,“好,那我便出题了。”
方才女在一旁冷哼一声,心中暗自得意。
她早就准备好了一个难题,就等着林诗雅出丑。
周围的文人雅士也纷纷屏息凝神,期待着这场才女之争。
苏学士清了清嗓子,开口道:“请以‘秋’为题,赋诗一首。”
秋,素来是文人墨客钟爱的题材,然而,正因为如此,要写出新意,写出佳作,却并非易事。
方才女心中暗自盘算,她自诩饱读诗书,苦思冥想多日,早已准备了一首咏秋的佳作,就等着今日一鸣惊人。
她挑衅地望向林诗雅,眼中的得意之色更浓。
林诗雅神色自若,她略一沉吟,便开口吟诵道:“金风瑟瑟落梧桐,一叶飘零染碧空。丹桂香飘千里远,秋菊傲霜绽芳容。雁字回时月朦胧,寒蝉凄切断肠声。秋水长天共一色,落霞孤鹜两相融。”
她声音清澈悦耳,诗句优美流畅,意境深远,将秋天的景致描绘得淋漓尽致,更融入了一丝淡淡的离愁别绪,令人回味无穷。
诗句一出,全场鸦雀无声。
众人皆被林诗雅的才情所折服,一个个听得如痴如醉。
方才女原本胜券在握的笑容僵在了脸上,脸色变得煞白,她精心准备的诗句,与林诗雅的相比,简直黯然失色。
苏学士眼中闪过一丝惊艳,他抚掌赞叹道:“妙哉!妙哉!林状元的诗,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真乃佳作!”
周围的文人雅士也纷纷附和,称赞声不绝于耳。
方才女脸色铁青,她不甘心地说道:“不过是吟诗作对罢了,算不得什么真本事!”
苏学士看了方才女一眼,他正要开口,却见林诗雅微微一笑,说道:“方才女所言极是,吟诗作对不过是雕虫小技。苏学士,不如您再出一题,考考晚生的学识如何?”
苏学士闻言,捋了捋胡须,他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好,那老夫就再出一题。你可知……” 他故意顿了顿,目光如炬地盯着林诗雅,“何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林诗雅闻言,神色依旧镇定,她微微一笑,目光如炬,环视四周,缓缓开口:“《孟子》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此乃圣人之言,道出了治国之本。所谓‘民为贵’,乃指百姓是国家之根本,民生安乐,国家方能长治久安;‘社稷次之’,社稷乃国家之象征,其重要性仅次于百姓;而‘君为轻’,并非指君主不重要,而是说君主应以百姓为重,以国家为己任,若君主失德,背离百姓,则当受天下人唾弃。”她顿了顿,声音铿锵有力,“此言虽出自圣贤之口,却也警示着为君者,应时刻牢记百姓之疾苦,施行仁政,方能得到民心,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
林诗雅一番话,引经据典,掷地有声,不仅阐述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深刻内涵,更展现了她对治国安邦的独到见解。
在场的文人雅士,无不被她的才华和胆识所折服,纷纷鼓掌称赞。
苏学士眼中也满是欣赏,他捋着胡须,点头赞道:“林状元之言,高屋建瓴,发人深省,老夫佩服!”
方才女脸色铁青,她紧紧地攥着拳头,指甲都快要嵌进肉里,嫉妒的火焰在她心中熊熊燃烧。
她本想借今日的文人集会,让林诗雅出丑,却没想到反倒让她大放异彩,彻底沦为了笑柄。
她狠狠地瞪着林诗雅,恨不得将她生吞活剥。
集会的气氛因林诗雅的精彩表现而变得更加热烈,不少文人主动上前与她交谈,对她的才学和品德表示钦佩。
他们谈论诗词歌赋,也探讨治国之道,彼此之间,惺惺相惜,氛围十分融洽。
林诗雅感受到了他们的善意和热情,心中充满了温暖。
她与这些文人相谈甚欢,仿佛置身于一个友爱的大家庭中。
就在众人谈笑风生之际,林诗雅的目光无意间扫过一处角落,却忽然凝滞住了。
她的眼睛紧紧盯着那处,一股莫名的情绪涌上心头。
她的心跳仿佛漏了一拍,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涌上心头,一种强烈的不安感让她感到窒息,仿佛有什么重要的东西被她忽略了。
“林兄,你在看什么?”身旁一位文人见她神色有异,好奇问道。
林诗雅没有回答,她只是缓缓地将目光从那处收回,脸上露出一丝疑惑。
林诗雅轻轻摇头,掩饰眼底的波澜,她展颜一笑,如春风拂柳,带着几分好奇,“没什么,只是觉得那边的盆栽有些特别。” 她一边说着,一边将目光从那个角落移开,心里却如同翻江倒海一般。
她佯装淡定地与身旁的文人继续交谈,脑海中却不断回放着刚才看到的那一幕。
那个角落,摆放着一盆不起眼的兰花,花盆底部,刻着一个极其细小的标记,那是她家族专属的暗纹。
这个暗纹,只有家族中人才会知晓,它不应该出现在这里,这绝对不是巧合。
林诗雅的心脏砰砰直跳,一股巨大的喜悦涌上心头,她终于找到了家族冤案的线索,她离真相,又近了一步!
她强压下心头的激动,表面上依旧谈笑风生,与文人们讨论着诗词歌赋,仿佛刚才的发现只是一场幻觉。
她不露声色地观察着周围,试图找出这盆兰花的主人。
然而,在场的文人雅士众多,她根本无法确定,到底是谁将这盆兰花放在那里。
她暗自警惕,这很有可能是一个陷阱,一个针对她的阴谋。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文人集会渐渐接近尾声。
林诗雅知道,她不能在这里久留,她必须尽快离开,将这个线索带回去,仔细研究。
她起身向众人告辞,脸上挂着得体的笑容,举手投足之间,尽显新科状元的风范。
“诸位,今日与大家相谈甚欢,诗雅获益良多,在此谢过。” 林诗雅的声音清澈,带着几分感激,“天色已晚,诗雅先行告辞。”
众人纷纷起身相送,对这位才华横溢的状元,都表示出由衷的敬佩。
林诗雅微笑着一一回应,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方才女,只见她脸色铁青,林诗雅心中冷笑,这个方才女,真是个跳梁小丑,不足为惧。
她步履轻快地走出听雨轩,身影消失在夜幕中。
然而,她离开时那微微上扬的嘴角,却泄露了她内心的波澜。
她知道,今日的文人集会,她不仅在才学上独冠群伦,还意外获得了家族冤案的重要线索,她才是真正的赢家。
回府的马车上,林诗雅拿出藏在袖中的绢帕,上面清晰地临摹着那盆兰花底部的暗纹。
她指尖轻轻抚摸着这个标记,眼神逐渐变得坚定。
虽然线索在手,但她深知,接下来的路,将更加艰难。
她不知道,这暗纹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惊天秘密,也不知道,朝堂上的那些权贵,又会使出怎样的手段来阻止她调查真相。
她需要更加小心,更加谨慎,绝不能让任何人为难她前进的脚步!
她闭上双眼,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上投下一片阴影,在摇晃的马车中,她喃喃自语:“我一定要查清真相……”
(https://www.tuishu.net/tui/601814/56884859.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