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网 > 一首军中绿花,唱哭边境两万里 > 第777章 麒麟?

第777章 麒麟?


一曲结束后,普通观众都觉得这首曲很喜庆,很好听。

然而在音乐专业人士的耳中,这首作品正以其精妙的艺术构思,展现着更为深邃的音乐图景。

音乐学界很快掀起了一场专业解读的热潮。

“作品在传统五声音阶的框架中,创新性地融入了西方属七和弦等和声技法,既增强了交响乐的厚重感,又完美保留了华夏音乐的独特韵味!”

“从严谨的对位技法到精妙的转调处理,专业层面无可挑剔,同时旋律线条又极具亲和力,真正实现了艺术性与大众性的完美统一!”

“从引子部分秧歌过街的热闹场景,到大场起舞的恢宏气势,再到小场抒情的细腻婉转,最终以普天同庆的华彩乐章收尾,整部作品不仅旋律喜庆欢快,更深层次地唤醒了华夏儿女关于'团圆年味'的集体记忆,具有普适性感染力!”

……

面对专家学者们鞭辟入里的专业解析,网友们纷纷又对这些评论进行了评论。

“这才是真正的乐评!每个字都透着专业!”

“看完专家解读才发现,原来我们听的不仅是音乐,更是文化密码!”

“各位老师分析得太到位了,其实,说了这么多,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来代替:卧槽,牛逼!”

……

《春节序曲》的开场,将节日欢乐的氛围拉满。

两个节目过后,大屏幕画面一转,纽约时代广场的璀璨灯火映入眼帘。

这是央视春晚的纽约分会场正式亮相了。

镜头前,当地的华人华侨们热情洋溢地朝着祖国方向挥手致意,一句句真挚的祝福跨越重洋。

“祝大家新年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愿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祝所有人,新年快乐!”

……

祝福的话说完,央视主会场的主持人笑问:“听说,在纽约的华人华侨,也为我们准备了节目!”

纽约分会场的主持人立刻回应:“没错!我们要为大家献上一首歌!”

“哦?是哪一首呢?”

“许参的一首《龙的传人》送给大家!”

此言一出,全场沸腾。

这首歌对观众而言再熟悉不过,当初许参在海外高唱此曲,让无数华人为之振奋。

而今年恰逢龙年,此刻再唱《龙的传人》,简直是天作之合。

“哇!这首太经典了!不知道这次是谁来演绎?”

“龙年唱《龙的传人》,这搭配绝了!”

“等不及了!快开始吧!”

……

然而,令人惊喜的是,这一次,《龙的传人》并非由一人独唱,而是由海外华人共同演绎。

当激昂的旋律响起,纽约分会场的华人华侨们齐声高歌。

浑厚的合唱声浪跨越大洋,直抵人心。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江

它的名字就叫长江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

它的名字就叫黄河”

……

与此同时,央视主会场的舞台上,一条金光璀璨的巨龙正随着鼓点腾跃翻飞。

气势磅礴的舞龙表演与海外游子的歌声遥相呼应。

舞台上下、国内海外,所有华夏儿女的心都在同一个节拍上跳动。

这是属于龙的传人的荣耀时刻。

更是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的生动写照。

观众们激动不已。

“太震撼了!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

“海外游子唱《龙的传人》,国内舞龙助威,这个设计绝了!”

“听得我热泪盈眶,这就是我们共同的血脉记忆啊!”

……

当《龙的传人》的余韵还在观众心中回荡,镜头已切回主会场。

一段精彩的小品过后,舞台灯光骤然变换。

就在这时,许参出现在了舞台上。

现场的观众,看着许参兴奋连连。

而通过电脑和手机观看的观众,瞬间让弹幕起飞了。

“小叁,果然他在春晚上有节目!”

“我就知道,小叁是不会缺席的!”

“正是时候,这次又将怎样震惊我的耳朵!”

……

然而当大屏幕亮出《麒麟》的歌曲信息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因为,这首歌明明几天前才在乐播网网络春晚上由刘正明演唱过,同样是许参创作的作品。

“等等!我是不是时空错乱了?”

“难道是同名不同曲?求科普!”

“刘正明版本已经封神了,小叁要怎么超越自己?”

“不管怎样,小叁亲自演绎肯定有惊喜!”

……

其实,《麒麟》这首歌许参打造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演绎版本。

原本计划在乐播网网络春晚同时呈现这两个版本的。

却没想到被央视春晚总导演林厚朴半路截胡了。

硬是把许参的独唱版本抢到了央视舞台。

所以,大家只欣赏到了刘正明演绎的版本。

这个版本对应的是地球上早安演绎的现代说唱风格,充满力量感的flow和炸裂的舞台表现力,令人印象深刻。

而此刻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许参带来的是地球上戴荃的昆曲戏腔版本。

这个版本融入了传统戏曲元素,华丽的戏腔转音与电子音乐的碰撞,创造出令人惊艳的新国风听觉体验。

两个版本各有千秋,没法说孰优孰劣。

如果非要评价的话,那就是:

现代说唱,炸场必备。

昆风戏腔,韵味悠长。

就在观众们还在猜测之际,前奏的第一个音符已然落下。

没有预料中的电子低音轰炸。

也不见密集的trap鼓点。

更没有futurism风格的电子音效。

也就是说,歌曲的前奏,并没有营造出赛博朋克式的科技感。

取而代之的,是一段令人耳目一新的东方音画。

以古筝轮指配合箫声开场。

戏曲锣鼓的节奏若隐若现,暗藏锋芒。

太空音色的合成器点缀其间。

通过五声音阶旋律线条展现东方韵味。

这么说吧,刘正明版本的前奏强调即时冲击力。

而许参的这版,则注重意境营造。

就在观众们还在细细品味两版前奏的精妙差异时,许参的嗓音如一道惊雷骤然劈开舞台。

“愿林冲死为厉鬼

森罗殿上诛奸辈”

……

这一嗓子出来,所有人都被镇住了。

这既非寻常歌唱。

亦非现代说唱。

而是一段摄人心魄的昆曲戏腔。


  (https://www.tuishu.net/tui/617706/21215382.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